香港免费大全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集团要闻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向前列挺进 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速

2021-07-15

        从无线电收发报机到5G时代的到来,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业内人士表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未来,一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正加速推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也加速形成,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

  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两弹一星”模型、“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时速600公里磁浮高铁……今年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正式启动,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这些重大科研成果正是我国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回首百年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建国初期,国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两弹一星”的奇迹,取得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5月,党中央发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二十一世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2.4万亿元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20年超过1500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已提升至第14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创新驱动发展新蓝图加快展开

  面向未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蓝图已经绘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在业内专家看来,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总开关。“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对此,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大投入的方案,而是对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和方法进行全面改革,这对中国突破各个领域的科技瓶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朱岩表示,对于基础研究,国家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建立开放式创新环境,让环境具有极强的容错机制,从而保证各方面的天才都能得到发现和发挥;对于应用研究,则必须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新型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系统化的应用研发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面向未来,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加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也在加快建设。

  7月1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函,同意《南京市加快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支持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近年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布局建设力度,支持78个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建设好创新型城市,才能建设好创新型国家。在创新的各种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才、资金、技术,创新要素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落地,而落地的平台是城市。城市是创新资源、创新要素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生活、教育、医疗等为创新人才提供服务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表示。

  与此同时,面向“十四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已经提速,正在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已经共同批复成立了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十四五”期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按照“建成运行一批、加快建设一批、适时启动一批”的思路,完善科学设施平台体系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