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免费大全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集团要闻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发展水平 系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12-25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6月2日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这为统筹解决现代城市治理难题、系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各级政府更加精准有效地推动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现实意义

历经30余年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持续、大规模、高强度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已接近尾声,城市建设部门的主要职能也将从建设转向以管理养护为主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城市在国民经济运转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保障城市功能运转的要求日益提升。车辆保有量和城市交通流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设施维护的任务量激增;车辆大型化和特种化趋势使得基础设施遭受破坏的重大事件频发,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中断,给城市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早于我国,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老化的运维工作的关注也早于我国,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运维领域的长期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借鉴。

如何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一)规划引领

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程序中,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工作未能做到考虑后期的管理养护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之间不具备延续性,给运营阶段的工作带来难度,运维成本也大幅增加。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首先要加强规划和设计阶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长周期运维的需要,做好维修更新空间预留、检修通道、数据资产衔接等技术预留举措,还要注重做好经验总结,推进标准化设计,提升行业的整体效率。

(二)抓紧质量

安全无小事,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过程中,要注重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维和更新过程中牢牢抓住质量安全问题,切实落实质量终身制。

(三)提升效益

要建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资产保值”的工作机制,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早期建设投资与后期运行养护的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养护作业采用综合性、高性价比、路网级别和长期有效的理念,改变我国目前城市道路早期损害严重,设施维护“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无法得到及时修护的问题。

(四)科技支撑

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设施健康状态、成本投入、社会效益等长期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利用新兴的道路检测技术与通信技术,通过有效获取结构沉降、变形、渗漏水以及机电中的风机、消防、照明、排水等数据,同时结合市民出行数据,分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使用行为特征,建立一整套基于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以及边缘计算等技术,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养护决策,使得市民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作业彻底“无感化”。

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更新的预制化装配式技术发展。装配式技术在工厂内集中管理进行工业化预制生产,现场以机械施工为主,投入人力少,安全风险相对较小,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此外,避免了粉尘、泥浆、噪声、灯光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阶段大力倡导。

(五)机制保障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维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资金,目前的短合同(1~3年)不利于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要创新体制机制,开展长周期养护的试点工作。在养护周期内,根据交通需求和设施服役期性能演化规律,重视设施维护措施、资源配置和经费预算的动态调整。

建立常态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管机制是保障全生命周期运维规划落地的重要手段。采用季度/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价长期养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考核业绩应与养护经费挂钩,根据考核结果核拨养护经费;建立考核退出机制,对执行不力的养护企业采用降低招投标信誉等级、取消养护作业权乃至取消招投标资格等;从资金政策、标准引领、招投标周期、监管考核等方面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作者黎晴工作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滕丽工作单位为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